东营籍导演魏安杰: 人生无所畏,方可有所为

  近日,大型原创文化旅游类纪录片《跟着唐诗去旅行》将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纪录频道(CCTV-9)播出。其中,第二集《仙山》的导演是咱东营籍纪录片导演、制片人——— 魏安杰。这是继《极度乞力马扎罗》、《我到新疆去》之后,他导演的纪录片再次在央视播出。做纪录片导演八年以来,魏安杰的足迹遍布世界30多个国家和地区,上山下海,翻山越岭,抵达过南北极点,登顶三大洲的最高峰,在攀登珠穆朗玛峰时经历大雪崩惊险逃生。他边探险,边拍摄,已拍摄纪录片十多部。

  拍摄纪录片是不断吸收的过程

  《跟着唐诗去旅行》共五集,邀请当代五位文人墨客,重走李白、杜甫、王维、孟浩然、岑参五位唐代诗人人生中最具代表性的五段旅程。魏安杰担任导演的第二集《仙山》近日将登陆CCTV-9,这一集当中,作家六神磊磊循着千年之前的李白足迹,攀登“诗仙”游历过的山岳,解读这位浪漫主义诗人不平凡的一生。  接到任务之初,魏安杰颇有压力。他说:“李白在唐诗中的地位和成就不言而喻,使得他在大众认知中成为‘最熟悉的陌生人’,所以如何通过现代人的寻访之旅,触及李白经历的生活点滴,是一个艰巨的任务。”前期调研中,魏安杰为了做足“功课”,踏遍李白曾经登过的峨眉山、庐山、九华山等九座山,读了上百首李白的诗歌和多部解读类书籍,与寻访嘉宾六神磊磊一起观看了话剧《李白》,并与扮演过李白的濮存昕老师进行了对话。整个调研和拍摄过程历时近五个月。  “一位故事片导演说,拍故事片是释放自我的过程。而我觉得,拍纪录片是一直在吸收,每拍摄一部作品我个人都会收获满满。”从2011年“触电”纪录片,魏安杰对纪录片的喜爱就一发不可收拾,八年来一直在从事纪录片拍摄。曾赴珠穆朗玛峰南坡并拍摄生态纪录片《冰川之上》,登顶欧洲最高峰厄尔布鲁士山拍摄人文探险纪录片《非去不可》,登顶非洲最高峰乞力马扎罗山拍摄探索纪录片《极度乞力马扎罗》,登顶大洋洲最高峰查亚峰并拍摄探索纪录片《秘境查亚》,抵达北极点拍摄探险类生态纪录片《逆流之洋》,到达南极点拍摄探险类生态纪录片《无主之地》。他拍摄的《极度乞力马扎罗》曾在CCTV-5播出,大型纪录片“我从新疆来”系列第二季《我到新疆去》第八集《机遇》在CCTV-1和CCTV-4播出。目前,魏安杰参与拍摄的“我从新疆来”系列第三季《新疆滋味》也正在制作之中。接接下来,他将再次进藏,参与大型自然类纪录片《自然的力量》第二季的调研、拍摄。也将再攀珠穆朗玛峰,完成探险纪录片《我的夏尔巴兄弟》拍摄。  最终呈现在观众面前几十分钟的纪录片,需要数月甚至数年的筹备。魏安杰告诉记者:“每做一个项目,都要做长时间的调研,准备的资料足足有几人高。”

  每一次拍摄都是一次“探险”

  导演职业看似光鲜,实则辛苦。对于魏安杰来说,熬夜、吃饭时间不固定,调研、拍摄中受点小伤,都是常态。在高三之前,他没有出过东营;如今,他的手机上记录的近期飞行航线密密麻麻,一个月中有超过半个月的时间都奔波在拍摄的路上。即便再苦再累,魏安杰依然乐在其中,他把每一次拍摄的经历当成一次“探险”。  “是导演这个职业为我打开了通往全世界的大门!”极限探险者们所说的“7+2”计划(攀登七大洲最高峰+徒步到达南北两极点),魏安杰已经完成了大半,登上过欧洲、非洲、大洋洲的最高峰,抵达过地球的两端——— 南北极点。因为拍摄中经常要跋山涉水,魏安杰喜欢上了骑行、登山、潜水、酿酒,考出了潜水证、无人机机长证、酿酒师资格证等。  魏安杰在2013年、2015年和2017年有过三次攀登珠穆朗玛峰拍摄的经历。让他最难忘的,是2015年珠穆朗玛峰南坡的那场大雪崩。时隔四年,当时的惊险一幕魏安杰依然记忆犹新。电影《攀登者》中雪崩的场景,像极了他曾经的真实经历。  2015年4月25日,尼泊尔发生8.1级大地震,引发珠峰南坡雪崩。当时,魏安杰正驻扎在海拔5360米的珠峰南坡大本营拍摄。如果不出意外,20天之后,他将冲顶珠峰。那天中午,向导旦地叫正在帐篷里回看拍摄素材的魏安杰吃午饭。刚走出帐篷,魏安杰就感觉到山摇地颤,站都站不稳。抬头一看,海量冰川夹杂着碎石从海拔7000多米的雪山倾斜下来。霎时,魏安杰本能地想向山下跑。而旦地大喊道:“不要跑,赶紧过来!”两人迅速躲到大石头后面,刚趴下,冰雪就涌了过来。整个过程不到30 秒。雪崩持续了四五十秒,整个大本营全部被冰雪掩埋。他们颤抖着、互相搀扶着刨开冰雪,等到头露出雪面,发现冰雪有一米多深。魏魏安杰曾经在一篇文章中这样回忆道:“恍惚回神,发现片刻之前曾与死亡紧紧拥抱,而死神却又马上弃我而去。”  那次的雪崩造成多名登山爱好者伤亡,魏安杰的所有摄影设备装备也和雪山融为一体了。趴下的一瞬间,旦地用身体护住魏安杰,背部和小腿都受了伤。魏安杰的脸部也被冰雪击中,导致鼻子受伤,回国后做了手术。当天晚上,还不停有落石和余震。第二天早上,他们才乘坐直升机离开了大本营。  “冰雪涌来的那一刻,像极了电影《2012》中海啸来临的场景,害怕极了。幸亏我的向导,如果不是他阻止我往山下跑,后果不敢想。”魏安杰说,“那段经历,让我明白,登山最重要的,不只是登顶成功,更是平安归来。”那是向导旦地第二次救魏安杰,第一次是2013年登洛子峰时护送发生雪盲的他回到大本营。两次险境逃生、舍身相救,魏安杰和旦地结下了生死情谊,也更坚定了他拍摄《我的夏尔巴兄弟》这部纪录片的决心。

  计划拍摄展现家乡风光的纪录片

  做导演对审美素质要求高,魏安杰对美的把控能力,与中学时美术学习的经历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。  魏安杰是土生土长的东营人,1986年出生在东营区史口镇,高中前的时光都是在镇上度过的。父母对魏安杰采取的是“放养”的教育方式。小时候,他并没有上过兴趣班。初中时,魏安杰喜欢上了画画,课本上、作业本上都有他的“大作”,有些还是有情节的“连环画”。初二时,学校开设了美术班,他高兴极了,立马报了名。经历过绘画学习之后,他进步很快,以美术特长生的身份考入东营市一中。“对色彩的把握能力强,色彩画成绩好!”高中美术老师这样评价魏安杰。艺考时,他拿到了5个美术专业证。2004年考入北京一所大学的室内设计专业。虽然学习了这一专业,但魏安杰志不在此,大学期间他对影片拍摄产生了浓厚兴趣。于是,他又报考了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纪录片导演专业的硕士。2011年,他有机会到中央民族大学带外国交换生,接触了纪录片,从此爱上了纪录片。  因为热爱户外运动,魏安杰的作品以探索类、自然类为主,也有不少社会纪实类、文化类作品。不怕吃苦的劲头、勇于冒险的探索精神,让他片约不断,不断有作品问世,在业内渐渐崭露头角。作品入围过广州国际纪录片节、亚洲阳光纪录片大会和CNEX纪录片年度主题计划等多项国内外节展。  在外闯荡多年,魏安杰依然有着浓厚的家乡情结。拍摄的多部纪录片曾到东营调研,想在作品中融入东营元素。说起今后的打算,魏安杰表示,自己对导演这一职业心存敬畏之心,希望在业内深耕,独立策划一些纪录片作品,有机会也将尝试故事片拍摄。“计划拍摄体现黄河口湿地题材的生态纪录片,向更多人展现家乡的生态之美。”(记者 李红佳)

责任编辑:徐金磊

版权与免责声明

① 凡本网注明“来源:东营日报、黄河口晚刊、东营网”的所有文字、图片和音视频稿件,版权均属东营日报社所有,东营网拥有东营日报社所属《东营日报》、《黄河口晚刊》、《东营网》的电子信息网络发布、出售与转载权利。任何媒体、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、链接、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。已经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媒体、网站,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“来源:东营网”,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。

② 本网未注明“来源:东营日报、黄河口晚刊、东营网”的文字、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,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,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。如其他媒体、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,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“来源”,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。如擅自篡改为“来源:东营网”,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。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,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。

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作者及时联系我们处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