垦利东路吼也叫东路梆子或梆子腔,又名山东吼,是山东较为古老的戏曲剧种之一。来源于山、陕梆子,至今已有三百余年的历史。
明末清初,山西蒲州梆子和山陕梆子艺人随商路沿黄河到山东谋生,四处演唱山、陕梆子。于是把这种梆子传至山东黄河两岸的历城、章丘、济阳、惠民等地。山、陕梆子也就在此兴盛起来。清代末年至民国初年,是东路梆子的兴旺时期。东路吼在山东的大部地区和冀南部分地区已很盛行。先后出现了很多科班及著名演员,以周兴、周卖子、贾兴、廉拐子为代表的戏班驰名南北。当时民间流传着“情愿砸了面缸,也要看看周康”,“周康演关公,我三天不上工”等的说法。抗日战争爆发后,班社解散,艺人流散,剧种濒于绝灭。1954年,在党的“百花齐放,推陈出新”方针指引下,东路吼获得扶持抢救。随着时间的推移,山、陕梆子在当地方言、风俗、戏曲、民间音乐等的影响下,逐渐演变成了今天的东路吼。
东路吼的传统剧目很多,内容也很丰富。东路吼的唱腔音乐属板腔体,主要有大一板(大慢板)、二板(也叫慢二板)、三板、四板、尖板(导板)、小导板、一句一打、三泣板、哭腔等。演唱曲牌主要有乱弹、昆腔、柳腔、娃娃腔、滑溜腔、磨古噜油子、倒拉车、叫板等30多种。
东路吼深深植根于黄河三角洲的广大人民群众之中。如今,在垦利及周边地区不少农村都有东路吼业余剧团或演出队。他们在逢年过节或在春冬两闲,都要唱唱东路梆子戏。一到这个时期,真是乡乡都有梆子响,村村听到东路腔。